潮新闻客户端 潮客@窑变祥富金融
“两块砖墨讯”是作家莫言、书法家王振的艺术自媒体账号,同步在潮新闻app开设了潮鸣号专栏。莫言为该专栏取名为“窑变”,借砖或瓷器在煅烧过程中会发生的神奇变化,来喻指艺术创作过程中在灵感与想像力的作用下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
继续上期香港之行,本期窑变,莫言和王振来到了北京中坞公园。位于颐和园西南的这个公园,与传统的城市公园不一样,有一种野趣。这两位摄影爱好者,这次扛着长焦镜头来“打鸟”啦!
展开剩余90%正因为中坞公园比较“野”,树木丛生,所以鸟类群集,是摄影爱好者拍摄野生鸟类的的好地方。莫言由此拟了一联:
释文:
鸮栖榆柳
雀住苇蒲
乙巳初夏。莫言
摄影:莫言
(一只东方大苇莺,抓住了一只蜻蜓,喂给嗷嗷待哺的孩子。莫言用镜头捕捉到了这一刻。)
莫言手书新诗两首之一
释文:
京西老稻田,
风景近天然。
群鸟噪声急,
荷花着雨鲜。
鸮栖山上树,
鱼戏水中莲。
衣食皆丰足,
悠悠小酒仙。
乙巳初夏,与王振兄游京西老稻田公园得句。莫言
(中坞公园本身是稻田湿地,开垦于明永乐年间。近年来纳入"三山五园"园外园景观提升工程,建成公园,所以诗的第一句说“京西老稻田,风景近天然”。)
摄影:王振
帅气的猫头鹰,被王振拍到了!猫头鹰也就是莫言在对联“鸮栖榆柳”中提到的“鸮”。
释文:
鸮子似顽童祥富金融,
藏身枯叶中。
不时睁睡眼,
应否躲枪弓。
莫言。
(莫言在诗中,把猫头鹰比喻成顽皮的孩子,藏在叶子中间。打盹的时候也保持警惕,大概是躲避人类的弹弓和枪吧?看看,猫头鹰多可爱多萌——)
摄影:王振
释文:
蒲柳人家
莫言
(在蒲柳丛生的公园里,莫言想到了现代文学史上,作家刘绍棠写过的《蒲柳人家》。在池塘一角,一朵荷花孤芳自赏。)
摄影:莫言
王振自作诗《苇间生命絮语》
王振自作诗《苇间生命絮语》之一
王振自作诗《苇间生命絮语》之二
释文:
举报的风,掠过荷塘
如意外折落的羽
芦苇丛轰然倒下时
谁聆听到生命的幽微轻响?
幸好,那双布满故事的手
托起摇摇欲坠的星
将易碎的梦
安置于安全港湾 ,妥帖收藏
那片翠绿帐幕深处
大苇莺衔来黎明的蜜
喂养新生的柔软
每一口,都漾着时光私语的香
带着朝露故事
蹦跳着,落进我雀跃的话语
我们携着捕捉光影的翼
奔赴这场生命的邀约,奔赴相遇
镜头锁定刹那
大苇莺衔着蜻蜓翅
那透明震颤
是自然写下的诗行,字句滚烫
快门轻响
定格的不是须臾瞬间
是万物共生的温柔
在光影长河,永恒地,缓缓流淌
乙巳六月初七日,陪莫言老师在海淀中坞公园摄影有感。观鹊台 王振
---------------
看看莫言在中坞公园拍的照片吧!打鸟的人还不少呢,“长枪短炮”记录着自然的生机。
最后再说点闲话,关于莫言走上文学之路,是与刘绍棠有关的。
很多莫言的粉丝都知道,他最开始想走文学的道路,就是因为听说作家社会地位高、收入高,能一天三顿都吃饺子。莫言当时是怎么听到这个说法的呢?
上世纪70年代,莫言的邻居家遣返回来一个老大学生,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上学的时候就划了右派。他给莫言说一些“三名三高”思想(名作家、名演员、名教授和高工资、高稿酬、高奖金的合称),比如就提到刘绍棠稿费之高。莫言听了他的介绍,感觉到作家是了不起的人,写一部书可能就改变自己的命运。
“叔叔,如果我能写一本书出来,是不是可以不在农村劳动、可以吃饱饭了?”
山东老乡林青霞请莫言吃饭,吃的就是饺子。对山东人来说,饺子是家、是节庆、是富足、是团圆的象征。
“岂止是可以不在农村劳动,什么都有了,你想吃饺子,一天三顿就可以吃了。”在温饱愿望的驱使下,文学创作之路成为十几岁的莫言的目标。近十年后,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说。
以上这段对话,出自已故的文学评论家林建法先生主编的《文学谈话录》一书。
上上期“窑变”《莫言游惠州》中,最后留下的小问题,马华文学中与莫言有相似性祥富金融,被读者称为“马华莫言”的是张贵兴。朱崇科《马华文学12家》、王德威《当代小说20家》等书中,提到了张贵兴小说中瑰丽丰富的叙事、奇诡多端的素材与莫言有相似性。
发布于:浙江省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