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汇操盘
少决策,多生存
朋友,你可曾感到投资市场的残酷?
仿佛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将大多数人的财富悄然收割。数据显示,近90%的散户在长期投资中以亏损告终。这不是偶然,而是数学意义上的必然。
让我与你分享一个真正令人清醒的认知:这个世界上的好公司,极少极少。
错误的两难:每个决策都是赌注所有人都会犯错,每个决策都可能出错。
少决策,少犯错;多决策,多犯错;不决策,也可能犯错。
统计学将错误分为两类:
·第一类错误(Commission):做了不该做的事(如投资烂公司)
·第二类错误(Omission):不做该做的事(如错过好公司)
关键洞见在于:错误无法完全避免汇操盘,但你可以主动选择更可承受的错误类型。
明智的投资者明确选择:宁犯第二类错误(错过机会),不犯第一类错误(永久损失本金)。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第一条规则: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规则: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规则。”
进化论的残酷课程:生存优先在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面临完全相同的两类错误选择,但赌注更高——它们是在“赌命”而非“赌钱”。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与自然选择,结果如何?凡是犯下“第一类错误”的,都绝种了。
🦌 鹿的谨慎:面对水源,鹿表现得异常谨慎,看了又看,等了又等,宁愿渴着也经常放弃没有猎豹的“安全水池”。这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进化的结果——常犯第一类错误的都绝种了。
🐆 猎豹的克制:作为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猎豹却只选择攻击小型猎物,绝不冒险攻击水牛等大型目标(狮子的猎物),即使这意味着时常挨饿。
🌿 植物的防御:几乎所有的植物在遇到潜在威胁时,都会“选择”避免第一类错误,优先分配资源到防御而非生长,即使这样可能错过最佳生长时机。
反例警示:渡渡鸟因在缺乏天敌的环境中进化,对未知生物(人类)缺乏戒心,犯下“第一类错误”,最终在1681年彻底灭绝。
投资市场如同丛林,“第一类错误”的代价是永久性资本灭绝,而“第二类错误”仅损失潜在收益。
基础概率的残酷陷阱为什么即使有80%的判断准确率,最终胜率却只有57%?
假设市场上有4000家公司,其中25%是好公司(1000家),75%是差公司(3000家)。如果你有80%的判断准确率:
·好公司中你能识别出:1000 × 80% = 800家汇操盘
·差公司中你会误判:3000 × 20% = 600家
·你的实际胜率:800 / (800+600) = 57%
即使你有超人的80%判断准确率,结果依旧令人失望。
更残酷的现实是:好公司可能根本不到25%。如果好公司只占20%,而你的判断准确率是67%(三次对两次),你的胜率将骤降至34%——还不如扔硬币靠谱。
雪球上的一个数据更加触目惊心:
自1926年以来,在CRSP数据库中出现过25,335家公司,仅有4.31%(1,092家)跑赢了短期国债收益率。其中:
·前0.36%(90家)公司贡献了50%的收益
·另外0.8%(205家)公司贡献了25%的收益
·最后3.15%(797家)公司贡献了剩下的25%收益
这意味着,如果你随机投资,你有95.69%的概率选不到长期赢家。
幸存者的智慧:如何提高胜算面对如此残酷的基础概率,我们该如何应对?
1.极度警惕第一类错误:深度排除差公司(商业模式缺陷、高杠杆、诚信问题)
2.坦然接受第二类错误:不因错过牛股而推翻体系(特斯拉/英伟达只是幸存者偏差)
3.践行决策极简主义:低频率、高确信度下注(如巴菲特的“20个打孔位”)
真正的投资智慧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意识到好公司的极度稀缺性,以及我们判断能力的有限性。
思维导图:幸存者的决策框架图片
这个框架揭示了:避免毁灭性错误比抓住机会更重要。
结语:重新定义投资成功大多数人对自己投资能力有过分自信,没有意识到自己判断所面对的基础概率环境多么恶劣。
今天让你赚钱的原因,可能明天就会让你亏钱。在不具备足够不对称性的标的上,今天赚到的钱就等于明天亏掉的钱。
投资真正的成功,不是抓住所有牛股,而是避免永久性损失,在这个残酷的概率游戏中长期生存下来。
正如马克·吐温所言:“让你陷入麻烦的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你确信不疑却实际上错误的事。”
朋友,当你再次面临投资决策时,请问自己:我是在避免第一类错误,还是在追逐第二类错误?
生存,然后发展——这不仅是投资的智慧,也是生命进化的终极智慧。
图片
传递思维,洞察商业,启迪智慧,在系统性提升自我的路上,决策狮与你一路同行!高效学思维,哪里不会点哪里,自然成框架,思维联系有复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